Destiny Petrel 是一位常驻洛杉矶的独立艺人、制作人和多乐器演奏家,可谓现代音乐家的典范。她自幼浸润在氛围浓厚的音乐环境中,对真实情感联系怀揣热忱——从在纽约的福音教会乐队起步,到在洛杉矶举办自己的专场表演,她以不懈进取、多才多艺以及惊人的创造力走出了自己的音乐之旅,于当代乐坛脱颖而出。
Petrel 的自制音乐融合了原汁原味的现场能量、精心制作和精致的流行摇滚美学。得益于其可随时待命的可靠森海塞尔 EW-D 无线系统,Destiny 在舞台上持续展现才华,在一场场表演中引发乐迷共鸣。
在这次独家采访中,Destiny 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过程、其对现场表演的热爱以及其设备在打造其个人声音中所发挥的作用。
你是如何开始音乐之旅的?
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。音乐根植于我和我的家人之中,因为我的父母和两个姐妹都成长于音乐氛围浓厚的家庭。我们在教会环境中长大,从小就演奏福音音乐。我父亲经常外出巡演,于是我们全家都会随行至各地教堂演出。
钢琴学习是我们家的传统, 但我根本不想碰钢琴, 一心只想弹吉他。我们家的角落里有把积满灰尘的原声吉他。我把它捡了起来,买了很多书、弦以及各种玩意儿。从那时起,它就是我的专属吉他了。我和姐姐们还真创建了自己的乐队。
你和姐姐们组建的乐队相当成功。那是段怎样的经历呢?
非常疯狂。我们一开始是在露天剧场演出的。和我们签约的经纪团队视我们为“女版 Jonas Brothers”。我们走的是典型的 Hollywood Records 和 Disney 式培养路线。那次大型巡演时我才 15 岁。能和姐姐们共同经历如此高规格的演出,学习如何在舞台上互补长短,实在是太疯狂了。我们一起演出了大约六年。
之后,你开始作为吉他手与其他艺人踏上了巡演。这段经历和当明星截然不同吧。
当时,我和姐姐们都受够了那种高压生活 工作节奏快得令人窒息,我们要辗转各地,不断更换经纪人,在各个巡演中奔波。矛盾一触即发。
大概过了两星期,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。他说:“你给其他艺人伴奏过吗?我觉得这个演出会非常适合你。” 我和他一起在洛杉矶周边演了几场,然后朋友们开始注意到了我。我因此受到越来越多艺人的邀请,为他们伴奏。那段日子真是疯狂啊。此后整整六年,我一直在参与别人的巡演。
我在那时度过了无比快乐的时光——我可以在这三个月和这个艺人一起演出,然后又在另外六个月和另一个艺人同台。从民谣、节奏布鲁斯,再到我超爱的流行音乐,我参加了各种风格的演出。我在每次巡演中都收获了快乐,但最后都是落得个精疲力竭。我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累了。
你是在那时候开始制作音乐的吗?
我在五年前才开始深入制作音乐。新冠疫情确实让我慢下了脚步。就是在那时,我才真正开始专注自己的音乐创作,在录音室里投入了更多时间。我在此前的至少十年间,基本上都在忙于现场演出。而那时,就改为创作与制作音乐了。
作为以现场演出为主的音乐人,你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制作技能的?
与制作人打交道,不断提出问题,这会派上很大用场。我的朋友 Brian 是一位出色的制作人兼作曲家,他曾为我指点一二。他说:“你说自己一直在制作音乐?你居然一直在制作?” 我说:“兄弟,我就用 GarageBand 来做。” 他说道:“天哪,你得用上 Logic!” 我当天晚上就下载了 Logic。它提供了我从未了解过的各种创作功能。
我还为 No Doubt 的制作人做过短期录音师,并在那时学到了很多关于混音的知识。当时用的软件是 Pro Tools。
在处理制作细节的同时,你是如何保持创作灵感的呢?
我非常享受创作的过程,因为我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纯粹地创作,而不必纠结细节。能认识到不用太拘泥于细节,这非常重要—— 真的不必过早纠结。虽然大家都觉得细节很重要,但当你在创作的时候,它们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。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。所以,我会把细节留到最后处理。
你的音乐使用了很多有机和编程元素。你采用了什么创作方法?
创作歌曲时,我通常会从脑海中想到的节奏或者吉他旋律开始。有时候我会先写好歌词,旋律会自然浮现在脑海之中。这样一来,整首歌就成形了。
很多人会先构思概念,我觉得这反而会阻碍创作。如果一定要纠结自己的表达内容,你只会陷入类似的自我质询:“这够愤怒了吗 ?” 你懂的吧?我更喜欢跟随感觉来做音乐。
即使在许多艺人都靠 YouTube 和流媒体演出的今天,现场表演依旧是你职业生涯的重要一环。为什么现场表演对你如此重要?
虽然我们可以通过 Zoom、Instagram Live、TikTok Live 等等做小型原声表演,但它们和现场表演的感觉就是不一样。我的朋友举办过一次 VR 表演,我的反应就是:“Alec,好怪啊。我看着你,感觉你就像 80 英尺高的巨人一样站在我面前。” 这真是太诡异了。怎么说呢,“我们该如何建立联系?” 现在反而产生了反效果。
所以我喜欢现场表演。我仍然认为现场演出是最重要的一环。它以独一无二的方式将人们联系到了一起。这种方式是无可取代的,没有其他方式能给人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。我上个月在洛杉矶大约演出了七场,算是我有生以来最快乐的表演了吧。
你在音乐里用了很多不同的吉他音色。你是习惯用插件呢,还是喜欢捣鼓设备?
我当然是喜欢捣鼓设备啦。我在录音室里堆了很多踏板。我还经常向朋友借设备。比如说,我朋友有个很小巧的踏板,音色很像 Tube Screamer (
Olinthus Cicada)。
Chroma Console 踏板绝对是我最喜欢的吉他踏板之一。真心推荐。我的每首歌里都会用到它,因为我还会用它来处理合成音源。
MXR Blue Box 八度踏板也是如此。我会把它接到贝斯上(而不是吉他上)。根据它前后串接的不同设备,这玩意儿会呈现各种超赞的音效。大概在八年前,我受 The Edge 的影响入手了 Echo Park 延时踏板。
我会把所有信号都通过 Fender '65 复刻版处理。我就是喜欢用麦克风收音。
你一直都在用森海塞尔的无线设备吧?
是的。我算是森海塞尔的铁粉了。我之前用的那套森海塞尔无线吉他系统是 EW100 G2,连续用了 15 年没换。你们真是太好啦,居然给我搞了套 EW-D 无线系统。这个系统的麦克风简直完美, 音质非常棒, 也很方便主调音区工程师轻松调校。这点非常重要,因为在洛杉矶,要找到合适的无线频率通常很困难。它的配对过程也相当简单快捷。
你和很多当代艺人一样,都选择独立运营模式。为什么呢?
在我看来,在和这么多艺人共事后,你会从他们的团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。很多时候,独立艺人的运作效率远远优于签约大公司的艺人。这种模式能让艺人重新掌握主动权——我认为这非常重要。
这种模式还能节省大量资金,且无需承担运营成本。更重要的是,你还能建立自己的团队—— 找到真正可靠的伙伴——然后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。
Destiny Petrel,你下一步有什么计划?你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未来会走向何方?
谁知道人工智能会带来什么变化呢?谁能说得准音乐行业会怎么变化——会对艺人、制作人、词曲作者,尤其是那些靠同步授权谋生的人来说,造成什么影响呢?我们都将迎来重大变革。
我只能说,我真心希望自己还能继续做音乐——我相信自己会做到,而且肯定还会继续举办现场演出。我希望自己的巡演能场场售罄。这就是我的梦想。能实现的话,我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
不过我最大的梦想是和 Lenny Kravitz 同台演出。希望我在未来五年里能实现吧。